您好!欢迎进入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金合作服务平台!您是第 220198 位访问者!
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服务>详情页

优化产业创新布局,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

2020/9/11 16:20:04 次浏览 分类:科技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

  面对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唯有创新才是破局的最优路径。实际上,中国制造业作为创新的重要载体,需要全面推进创新能力建设,打好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为我国迈向制造强国贡献更多力量。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何保证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寻找创新新动能,优化制造业创新布局或许是“解题”对策之一。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全力完善制造业体系顶层设计,突出重点,协调推进。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是涉及多个层面、多个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覆盖经济社会各个方面。

  必须坚持政府顶层设计,行业协会需全盘布局,企业需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行业需完善反馈机制,保持政策稳定统一。同时,应高度重视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制定出台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计划或意见,兼顾“规模效应”与“内生动力”,有序开展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试点工作,逐步形成一批高度专业化分工、高效互动、持续创新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是进一步规范对制造企业创新的补贴,强化政府监督职能,营造良好的制造行业创新发展环境。

  建议各级政府逐步建立并完善间接补贴机制。例如,各级政府可以考虑在制造行业全领域实行创新券制度。一方面降低创新券的使用门槛,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创新券在企业创新总投入方面的占比,这样既能够扩大创新券的普惠范围,又能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政府科技服务的精准性。

  三是建设开放式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提高制造业创新发展水平。

  首先,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国家科技城和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发挥制度优势,集聚整合优势力量,攻克一批对行业影响力深远的关键共性技术。在战略型新兴产业领域,特别是一些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业,如通信行业、数字行业等,应联合本技术领域内的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联盟,打造与行业发展契合的产业发展研究院或者区域产业创新中心,构建协同合作的创新生态系统。

  其次,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既要加快培育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重点新兴产业,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和关联技术升级,又要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在关键环节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大力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完善制造业全球创新网络建设。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数字化融合为契机,从区域空间视角,重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制造业领先国家的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创新合作;大胆引入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科研人才,尽可能薪酬标准国际化,全面提升企业国际化发展能力;吸引外商对我国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进行投资,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将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

  四是以数字化建设引领制造业创新提升。

  首先,应完善支持鼓励政策,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通过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搬迁补助、职工安置补助、加速折旧、产业引导基金投资等方式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

  其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与服务平台合作,引导中小企业通过“上云”提升数字化水平。

  再次,推动工业数据标准制定与应用,促进数据的开放共享。一方面,引导行业组织和标杆企业研究制定工业数据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梳理现有国家标准,适时将成熟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另一方面,加快公共数据开放进程,促进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建立健全社会数据采集、存储、交易等制度体系,保障数据有序、规范应用。

  最后,培养一批拥有数字化思维的领导干部和基层员工。企业部署数字化转型项目需要具备适应数字化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需要饱含热情,接受过高等教育,并精通制造软件、物联网及分析技术和高级机器人技术。让他们在各自擅长的专业领域内充当“代言人”,有助于先进制造技术的推广。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江汉大学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肖泽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俞林

 
(来源:科技日报)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0371-65756801
售后咨询热线
0371-6575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