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成熟度:实验室技术
转让方式:技术入股
预计投资资金(万元):1000万以上
成果简述:必要性及需求分析: :
乌桕,又名蜡子树、木梓树和桕树等,是我国原生树种,已有一千多年的栽
培历史。乌桕是中国四大油料树种之一,其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其单株的
种子产量可以达到 50 千克。乌桕的树冠笔直高大,叶片一般呈心形、互生,叶
形优美,而且具有丰富的叶色。乌桕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在砂质、粘质、酸
性、中性以及微碱性土壤中均能很好生长,在我国已经有 1400 多年的栽培史。
乌桕树种分布非常广泛,分布面积达 262 万平方千米,包括江苏、浙江、上海、
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的全境,以及
四川、云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常见于海拔较低,水分条件
较好的河溪边、坡脚、平坝、田边、地角及村舍四旁。因此乌桕不仅是重要的油
料树种,还是一种很好的园林景观植物。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园林
绿化建设以及园林市场对优良的景观植物的需求越来越大,乌桕的观赏价值逐渐
受到人们的重视。
乌桕丰富的叶色是其作为景观树种的重要亮点之一。在秋季,整株叶片的颜
色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红、紫、黄和橙色等),因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然
而这种叶片变色主要是由于低温胁迫导致的,而且这种变色所持续的时间较短,
这也是限制乌桕观叶价值的主要限制因素。根据已有的报道,在其他植物上,植
物的变色主要是由外界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的,例如较强的光照、低温胁迫、盐
胁迫等,都会引起植株叶片内花青素类物质的大量积累,从而引起变色。然而大
部分环境胁迫都会对植物本身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生长缓慢或者直接引起
落叶。在秋冬季节,低温胁迫能够引起乌桕叶片变色,但是不久叶子就会脱落,
失去观赏价值。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春夏季节(非胁迫条件下),在不影响植
株的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通过外源处理诱导乌桕叶片变红,从而达到提高乌
桕的观叶价值的目的。
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针对乌桕的叶色这一重要性状,发明了一种可以
诱导乌桕叶片变红的诱色素。该诱色素在春夏季节,可以诱导乌桕叶片变红,而
且不影响叶片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乌桕的观叶价值。除此之外。本诱色剂配方均使用天然配方,制作工艺简单、步骤少、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标及主要任务: :
已完成的乌桕诱色素制备技术为基础,建立乌桕诱色素的中试生产线,并优
化工艺和进行大规模田间试验,进行一系列改进型产品在乌桕叶色诱导方面的应
用示范,为实施该系列产品的大规模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现有工作基础: :
本发明中的诱色素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连木提取液、氨基酸、微
量元素以及蔗糖等,通过对其中不同组分的比例进行合理配比,采用直接处理乌
桕叶片的方式,来促使乌桕叶片中花青素的合成,从而使乌桕叶片表现出艳丽的
红色。目前本发明成果已经初步应用于本实验室的大田实验。
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 :
乌桕作为重要的园林观叶植物,其丰富的叶色是其主要亮点之一。然而乌桕
叶片变色主要发生在秋季(落叶之前),因此这极大的限制了乌桕的观赏价值。
诱色素的使用,使乌桕叶片在春夏季节也可以表现出来粉色、桃红以及深红等颜
色。可以在春夏两季即展示多彩的观赏效果。同时,本发明中的诱色素的成分主
要为天然化学成分,对环境以及植株本身并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因此诱色素在乌
桕的景观造林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诱色素主要成分为黄连木提取液、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在生产上原料获取
比较容易,同时成本较低,因此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实施方式/ / 模式:
本项目首先拟通过政府或者相关企业支持或者融资,建立产品中试生产线,
同时与相关林业部门进行合作,进行产品的应用示范。希望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入
股生产线建设及产品生产、应用,并在合作的过程中共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