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成熟度:中试技术
转让方式:技术入股
预计投资资金(万元):500-1000万元
成果简述:成果简介
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材料具有超过 300 mAh/g 的理论比容量、较高的工作电压(>3.5 V),因而具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若将这类材料与硅基负极材料匹配,是最有可能达到 400 Wh/kg 甚至 500 Wh/kg 既定能量密度指标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体系。我们采用简单的尿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辅助醇热法,制备了一种高性能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富锂材料具有纯度高、晶形好、性价比高、可操作性强、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主要技术指标
比容量:在 0.2 C 电流密度下,材料的首次充电和放电比容量分别为 334 和292.3 mAh/g;
循环性能:在 0.2 C 电流密度下经过 150 次循环,容量保持率 80.4%;
倍率性能:在 5 C 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为 147.9 mAh/g,容量保持率 50.2%。
应用领域
公用/工业/医疗电器、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大型储能电站及军事国防等领域。
市场前景
近年来各个国家政府对发展高比能电池都制定了发展规划,中国国家工信部等四部委于 2017 年发布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动力电池产业目标:到 2020 年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要超过 300 Wh/kg,2025 年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要达到 500 Wh/kg;中国国家发改委 2019 年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也明确将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等能量存储技术列为鼓励类,因此,发展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合作模式
可采用研究所与企业通过成果转让或技术入股等方式,共同推进该成果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