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成熟度:产业化技术
转让方式:技术入股
预计投资资金(万元):500-1000万元
成果简述:成果简介
我们采用原位水热法并经过适当的后续热处理,分别在泡沫镍和碳布集流体上生长出电池型 LDH 基 P-Ni(OH)2@Co(OH)2/NF 核壳异质结构和赝电容型Fe2O3/CC 微/纳阵列一体化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由这些材料构建的混合型水系超级电容器器件综合了一体化电极的高比电容和三维“类三明治”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结构优势,表现出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和常规超级电容器器件制备过程中存在的流程繁琐、设备复杂、成本偏高等相比,这里的一体化电极制备过程具有以下优势:电极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工业化生产;一体化电极无需使用导电剂和粘合剂,有效降低了界面电阻,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器件的三维“三明治”结构,有利于提高材料中离子和电子的传输效率,增强器件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主要技术指标
最大面积比电容:0.93 C/cm2;最大能量密度:0.21 mWh/cm2;最大功率密度:16 mW/cm2;经过 5000 次循环测试,有效比电容保持率在 81%以上
应用领域
公用/工业/医疗电器、网络通讯、风光发电、交通工具、备用电源、能量回收、军事国防等领域。
市场前景
目前,我国超级电容器市场在高速增长,2019 年超级电容器市场总值达到了 159 亿元,预计到 2026 年可以增长到 57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0.0%。鉴于目前超级电容器的广阔市场前景和我们开发研究的器件特点,相信以 LDH 一体化电极构建的超级电容器器件将来在大功率设备和智能电子器件上会有非常广阔的应用。
合作模式
可采用研究所与企业通过成果转让或技术入股等方式,共同推进该成果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