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成熟度:实验室技术
转让方式:技术入股
预计投资资金(万元):50万以下
成果简述:本项目针对大型干法水泥窑窑口部位的工况条件及其对耐火材料性能的要求,通过选用较低成本原料、采用适当的结合剂和添加剂,以开发出一种优质的窑口部位用高铝质耐火浇注料。
技术特点:本项目以特级矾土和一级矾土熟料为主要原料,以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同时加入氧化铝微粉、二氧化硅微粉、钢纤维,合理设计试验方案,适当制备和处理试样,研究了骨料组成及添加剂(钢纤维)加入量对浇注料性能(气孔率、体积密度、烧成线变化、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及抗热震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骨料组成会显著提高耐火浇注料的性能。在考虑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当颗粒级配相同时,使用成本较低的一级矾土逐渐代替高成本原料是切实可行的。当骨料中含有碳化硅时,随着其含量增多,耐火浇注料的抗折、耐压强度变化复杂,试样的抗热震性逐渐变差。钢纤维的加入可以改善耐火浇注料的力学性能,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其掺入量宜在1%~1.5%之间。
随着水泥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水泥回转窑的大型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新型干法水泥窑由于窑温高、窑速快、生料成分的变化、碱侵蚀更严重、结构复杂和节能要求高等工作特点,使得耐火材料的使用环境更为苛刻,从而也对耐火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针对窑各部位不同的使用要求研制不同的新型耐火材料。
截至目前为止,无论是耐火材料的品种、数量、质量及其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还是耐火材料的使用和合理配置,都已经有了很大程度地发展与进步。对于新型干法水泥窑来说,复杂的结构和节能等方面的要求也使得砖型和窑衬的设计变得复杂。在水泥窑的某些部位,特别是那些由于结构复杂或窑体变形而不适宜采用耐火砖的部位,采用耐火浇注料比采用定型砖更加适合。在新型干法水泥烧成系统中,窑口是十分关键和特殊的部位。该部位使用条件苛刻而复杂,衬体材料损坏较快,而衬体的更换必须要在停窑冷却后才能进行,因此,窑口衬体材料的好坏直接制约着熟料烧成系统的运转率和水泥熟料的产量。
目前,国内新型干法水泥窑口普遍采用耐火浇注料作为衬体材料,且大型干法水泥窑窑口使用的耐火浇注料的使用寿命一般为 4~6 个月。本项目通过选用较低成本的原料,确定合适的添加剂加入量及合理的骨料组成,从而研制出优质的低成本水泥窑口用高铝质耐火浇注料。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提高窑口用耐火浇注料的性能,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更是对资源的一种合理、有效的利用,节约我国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