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成熟度:产业化技术
转让方式:技术入股
预计投资资金(万元):1000万以上
成果简述: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新能源研发中心的 10MWht 高温熔盐储能项目,是国家政策鼓励类项目,项目工艺采用的是目前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成功先例的“介质储热”方式;本所该项目,采用熔盐(硝酸钠和硝酸钾混合物)做储能介质,现有的各类能源都可以利用相关装备、通过一定工艺以热能的形式储存在熔盐介质中,熔盐介质可从 290℃被加热到近 600℃高温,然后被输送进巨型储热库储存;当需要应用时,启动装备,按照设定的工艺流程随时依据用户需求供能,有供热、发电后余热供热、制冷等多种形式,这种热电随时并用的方式有助于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拓展电力市场增长空间,并对缓解目前全国性的雾霾困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10MWht 高温熔盐储能项目的研发团队,应用研发开始于 2011 年 11 月份,至今共取得发明专利 2 项(都处于实质审查阶段),实用新型专利 9 项(4 项已
取得证书, 5 项处于实质审查阶段),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上世纪 70 年代暴发的石油危机使得集热发电电厂走向了商业化,中国的气候环境基本符合集热发电的条件,与美国相近,远超其他国家;而且中国电网基本属于国家管理,也避免了西方国家由企业分割控制的状态,在统一规划上具有相当的优势。 高温熔盐储热的形式,弥补了其他能源利用方式中的效率过低、不适于存储的缺陷,通过特定工艺技术向用户供能的效果预计超过目前的主流能源,并可替代燃煤锅炉,为工商业或民用建筑集中区域推广电采暖、蓄冷、蓄热等大型集中供冷供热站;高温熔盐储热再利用,将逐步化解能源与环保危机。